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技术规范》中提到的医院环境使用的布巾、地巾也被纳入了新的医院洗涤消毒规范对象,并且在附录A里详细解释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并于2017年6月正式启用。
规范中对医院洗涤设备、烘干设备及消毒设备做如下要求:
4.4.3 洗涤和烘干设备需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专用洗涤和烘干设备
4.4.6 洗涤剂、消毒剂及消毒器械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A.2.4(a) 热洗涤方法:应采用高温(70℃-90℃)、低水位方式。消毒温度75℃,时间≥30 mins或消毒温度80℃,时间≥10mins
A.3.1 医用织物洗涤后宜按照织物种类选择进行熨烫或烘干,烘干温度应不低于60℃。
医院洗衣房,远离诊疗区域。应按照“两区三通道”的要求对洗衣房进行布局,两区是指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要有完全的隔离屏障。污染区应设医用织物接收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缓冲)间等,安装空气消毒设施。清洁区应设烘干间,熨烫、修补、折叠间,储存与发放间,洁车存放处及更衣(缓冲)间等。
医院洗涤设备的相关要求,要比其它洗涤行业的要求高,因为医院洗衣房承担着整个医院织物的洗涤,并且这些织物污染程度不同,使用者的情况也不同,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在卫生学术语中,常用“卫生循环”来描述医院各种医疗物品的供应和处理工作流程。完整的院内感染控制系统,即卫生循环包括:大卫生循环和小卫生循环。
以楼层为单位,建立分散式的楼层集中洗消中心,所有楼层的抹布、拖把在楼层洗消中心进行清洁、洗涤、消毒。把交叉传染的风险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小循环更有利于规范使用操作流程。
在不同的感控级别区域,使用针对性的清洁用品配套,及分色、自动的清洁消毒管理系统。明确清洁区和污染区将两个区域功能,清洁区作为经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整理、烘干、储存、发放的区域;污染·区作为未经过洗涤消毒处理的医用织物接收、分拣、洗涤、消毒的区域。对清洁织物进行分色分类洗涤,针对不同的清洁用品合理摆放有效、合理、科学地管理存放清洁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