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票购票途径的多元化和打折机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出差的旅客在出行时倾向于选择航空运输,加之跨境旅游的普及,航空食品产业的发展也随之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的航空食品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发展速度迅猛,近三年,全球航空配餐的增速仅为2%~3%,而我国航空市场的增速均保持在10%左右,销售额的增加速度更是有目共睹。在航空食品产业高速发展的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航空食品产业供应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经济背景下供应链发展的关键点,提出了航空食品产业供应链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我国航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推动该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航空食品产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航空食品是在航空运输的特定环境中,为旅客和乘务人员提供的食用品或饮品,满足了其飞行途中的用餐需要。与普通速食食品相比,航空食品的产品种类更丰富多样,既有可直接生食的水果,也包括需要加热的半成品,这就需要航空食品的生产企业要按航空公司的要求生产、分装多种生鲜和速食食品,并与外购的其他食品配套成餐,进行统一的冷藏和配送。航空食品及其配餐是不同种类食品加工工艺的组合,加之航空公司的服务群体定位、航线、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航空食品原材料的选择要求较高,消费群体、消费场景的特殊性,其生产和配送等供应链的各环节是相当复杂的过程。目前,航空食品供应链管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冷链储藏和物流的运用愈发广泛航空食品加工中的肉类主要是冷冻肉,为了保证用餐的质量和口感,肉类和海鲜食品往往采用冷冻储存,即冷库内温度低于-18益,而半成品和成品多使用冷藏存储(冷库内温度在0益和5益之间)。
考虑到食品原料的风味问题,在飞行途中对航空食品通常是在-10益的冷库环境中进行解冻,这时同样需要冷链技术。要在短时间内将热加工后的航空食品从75益降至20益以保证其质量、抑制微生物的繁衍生长,就要在速冻库中进行冷冻。
除此以外,航空食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波动,航空食品生产企业一方面严格审核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另一方面,对食材供应商的冷冻仓库和运输的冷藏车性能的要求都较高,多数企业在签收原材料时,都要用测温仪检测食材的温度。
2、航空食品供应链的结构复杂性与普通的生鲜食品或速食食品相比,航空食品产品种类组合多样,各品种的品质特征、流通渠道、流通组织、流通规模差异明显,其供应链涉及到农畜产品种植和养殖、简易加工和深加工业、物流业等行业领域,其结构大致表现为农产品生产和简单处理———食品深度加工———食品物流和半成品后续加工,特别是伴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及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航空食品企业的进货渠道拓宽,原材料及食品的种类更加丰富,食品的品质、加工的流程和监管以及配送的时效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的长度及其管理的有效性,航空食品供应链的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越来越明显。
3、航空食品生产和配送的时效性显著众所周知,航空客运业有明显的淡季、旺季之分,节假日出行的游客较多,相应的对航空食品的需求也会在短期内大量增加,而部分生鲜类食品的保质期效短,如果提前生产,可能会腐蚀变质,造成浪费。在旅游旺季和春运时,航空食品企业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要临时扩大生产规模,并把食品配餐及时送抵航空公司,供应链中的生产和物流环节中的时效性也愈发显著。但目前生鲜食品供应链中可运用的时间工具有限,食品加工产业经常使用的系统整合和简化、自动化、标准化模式在蔬果生产中的普遍运用仍需要很长的时间。4、航空食品供应链需求的特殊性通常来看,普通食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都很小,而航空食品与之不同,其需求量随着航空运输乘客数量的变化而增减,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明显;另一方面,飞机乘客的偏好由原来的吃饱向吃好转变,对原始食材的品质和加工工序的要求更高,在同等条件下,能提供更多口味、口感更佳的航空配餐的企业往往更受消费者的喜爱,及时了解、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快速作出回应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航空食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食品产业起步较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生产流程工艺复杂、生产力水平高低不一、供应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及运营中成本管控难度大、自动化水平偏低、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后续的优化过程中加以关注。
二、低碳经济形势下的供应链管理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下,低碳经济是指通过采用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高碳能源的使用,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在经济发展的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实现两者的双赢。就航空食品供应链而言,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科技手段调控农作物和畜禽的生长、食品的加工、运输和仓储等供应链的各环节,以达到食品的库存适量、浪费较少、运输线路合理、各节点的信息共享,终实现全流程的碳排放低,社会和环境效益优、各主体利益佳的状态。从经济平衡的角度看,只有当航空食品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参与主体都能够获利时,才会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的排放量。
除了要建立体系、实施延迟策略、构建供应链信息网络、使用现代配送策略、应用供应链金融技术等以实现供应链层次的总体效益优良和利润的大化,也要平衡各方利益,实施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供应链管理中切实贯彻权力平衡原则、互惠原则、资金投入原则、风险补偿原则和协商让利原则,使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户、食品加工企业、物流和仓储企业及航空食品企业都能分配到适当、满意的利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航空食品原材料即农产品的生产中,要使用到大量的水、土壤、肥料和农药等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在低碳经济形势下,就需要培养并落实节约意识,采取多方位的措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开展低耗能生产、广泛使用有机肥、更多的采用滴灌技术、推广可再生替代能源的使用,从而实现航空食品生产的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航空食品供应企业和物流企业需要定期评估食品运输中的能源消耗量,尽可能避免食品的过度包装,有效缩短食品运送里程,降低汽油消耗和废气的排放。
我国航空食品供应链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因链条过长所引致的运输距离较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足够的关注。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看,航空食品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刚需性,消费群体遍及不同省市、年龄阶段和职业属性,消费受众人群广泛,对社会有着重复性、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的影响。航空食品供应链的社会资本包括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两个部分,前者有助于加强供应链内部各主体的沟通和协调、降低各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其运作的良好依赖于供应链参与者的信任程度,而后者对供应链中的企业获取社会资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大有助力。航空食品供应链中的各环节必须把控好质量、加强诚信意识、提升社会影响,从而增强食品企业和航空公司的竞争力。
三、航空食品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在生产、物流和再加工等过程中实行低碳化,将碳排放量降至低程度甚至零排放,在保证正常供应的获得大的生态经济效应;二是在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中努力做到能源节约,形成低碳能源模式,以实现航空食品产业的绿色、清洁、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和政府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实施航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追溯体系航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追溯体系实质上是各环节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体系。考虑到航空配餐食品的种类多样性,航空公司和配餐企业可根据食品的自身特征,明确其可追溯的深度、宽度和**度,供应链中的各主体以此为依据,正确识别食品信息,如实的记录、保存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已备食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管控和查询。
2、改进低碳环境下的航空食品物流技术科技是生产力,优化航空食品供应链中的物流环节离不开技术创新。航空食品的物流企业需要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地位,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规范业务操作的流程。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和推广冷链技术,在航空食品包装时采用低温加工保鲜技术,在仓储中适当控制温度,合理规划物流路径,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能源消耗。
3、提升航空食品从业人员的低碳意识低碳经济理念的落实离不开从业人员,我国航空食品生产和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深入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低碳经济所要求的各项标准;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对主动采取措施的企业予以专项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资力度,并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逐步提高航空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从业人员的低碳意识。
四、结论
低碳经济是未来各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更是航空食品产业实现繁荣的必由之路。作为制约一个产业能否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低碳经济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国航空食品产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产业的供应链具有冷链储藏和物流的运用愈发广泛、生产和配送的时效性显著、供应链需求的特殊性等特征,并着力探讨了低碳经济环境下航空食品供应链发展的关键点。鉴于此,我国航空食品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采取实施航空食品可追溯体系、改进低碳环境下的航空食品物流技术、提升航空食品从业人员的低碳意识等措施,以此促进我国航空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